9月下旬开始,每天下了班,黄树彬都会打开手机微信里的“行政中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系群”,将每日检查的图片发到群里,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身为东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事务科科长的他,微信里还有三个这样的工作群,群里的“小伙伴”来自不同的市直机关。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2020年底前,东莞市将实现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中,9月底前,率先实现东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管辖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黄树彬坦言,目前正处于监督、检查、联络沟通的“攻坚阶段”,而这也是最难的一个阶段。“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可以说,只要我们局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好了,全市一半的市直机关就都做好了。”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垃圾分类的宣传
率先垂范:管辖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5月29日,《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发,要求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在今年实现全覆盖。为此,东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常重视,迅速制定下发了《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力争率先实现该局管辖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管辖的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共有8处,分别为市行政办事中心、市机关大院、市机关二号大院、市机关三号大院、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区、汇峰中心H座、会议大厦、市档案馆,涉及72个市直单位,办公人员约5000余人。
9月8日,在东莞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培训会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72个市直集中办公场所单位代表签订了垃圾分类工作承诺书,并与市直集中办公场所各单位建立了联络人机制。 在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就像一个“大管家”,承担着餐饮、保洁、物业服务方面的重任。黄树彬告诉记者,该局结合实际情况,把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细分为“学习、动员、宣传、实施、攻坚”五个阶段。“仅仅是宣传,我们就制作了4200多份倡议书,印刷了5000多本宣传小册子,发放到各市直机关办公场所办公室,提高工作人员规范投放垃圾的意识。此外,局里的党员全部上阵,挂点各个市直单位,大家除了是联络员之外,还承担着宣传员、督导员几种角色。”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行政办事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建立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台账显示,今年9月份市行政办事中心回收纸皮395公斤、报纸35公斤、废水瓶8公斤,10月份这三项数据分别增加到1126公斤、354公斤和41公斤;市民服务中心仅“可回收物”一项数据,就从今年8月份的89公斤增至10月份的899公斤。
垃圾分类投放
实地走访:
走访一:“垃圾分类”元素随处可见
手上拿着一张用过的餐巾纸,市民万日锋站在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北楼大厅的分类垃圾桶前有些犯难,到底是扔进有着蓝色标识的“可回收物”,还是黑色标识的“其他垃圾”?举棋不定之间,他对照着标识上的分类列举表,将纸巾投进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里,满意地转身离开。 如今走进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电梯间、茶水间、走廊等公共区域,有关“垃圾分类”的元素随处可见。例如,北楼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垃圾分类的宣传展牌,电梯口和墙上也都张贴着垃圾分类的宣传页。二楼饭堂门口有一面LED显示屏,上面则在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宣传短片。
“市行政办事中心是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张贴的宣传标识除了‘垃圾分类’,还有‘光盘行动’、‘节能减排’等,我们可谓是见缝插针,全力提升干部职工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据黄树彬介绍,各单位办公室都放置了1个两分类垃圾桶,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1个茶水桶用于投放厨余垃圾;室内公共区域则根据需求合理放置垃圾桶,主要用于收集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室外放置三分类垃圾桶;机关饭堂按实际需要配置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桶。为此,8个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一共新购了2029个分类垃圾桶,并在尽量节约的原则上,对原有垃圾桶进行了标识标志改造,切实让大家分得明白、分得方便。 “刚开始会嫌麻烦或是不懂如何分类,但看到宣传标志标识后,就会有意识的去纠正。”市直机关的不少工作人员表示,现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对垃圾自觉进行分类。
走访二:每个卡位的垃圾桶都配有编号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共有50多个部门进驻政务大厅,设置了270个窗口,每天的人流量高达5000多人次。作为服务市民群众的一线窗口和特殊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的如何呢?笔者日前实地走访看到,无论是政务大厅,还是9个办事大厅,都配备了多个两分类和四分类的垃圾桶,墙上、室内LED屏幕也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
“现阶段主要是通过LED屏、文化墙、宣传册,对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引导。”据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万科物业项目经理杨明林透露,为了掌握市民们的投放规律,他们还特意每周对垃圾量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如果某个片区的垃圾桶没有分类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对该区域进行重点关注,对市民的投放行为进行指引。” 除了前去办事的市民需要遵守垃圾分类要求,进驻政务大厅的窗口部门同样也要对垃圾进行分类。杨明林向记者出示了一张检查表,上面标有“窗口座位”、“可回收桶未分类”、“其他桶未分类”等信息,“每个办事大厅都有一张这样的表格,我们每天对垃圾投放情况进行统计。此外,每个办事卡位下面都配有一个带着编号的‘其他垃圾’回收桶。如果表格上的‘P17’被打勾,就表示经保洁员检查,P17卡位的工作人员当天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连续两天同一个卡位都没有做垃圾分类,我们会在桌面上放一张温馨提示卡。无效的话,再向该办事大厅的区域主管反映。”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
部门心声:亟待出台相关约束监督机制
陈大姐是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130多名保洁员中的一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推行之后,她们每天都会先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倒出来,进行二次分拣后,再用小推车送到地下车库的垃圾分类收集站。陈大姐说:“其实行政办事中心早在2018年就开始试行垃圾分类,对保洁员都进行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因此现在还是比较容易上手。”
看到有人乱投垃圾,保洁员是否能上前予以指正呢?对此,市行政办事中心万科物业环境经理沈君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我们是做服务工作的,不能跟对方有任何冲突。” 对乱投放行为缺乏约束监督机制,这不仅仅是物业方面临的难题,也让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很“尴尬”。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因各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的保洁工作是由该局聘请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这些市直单位的垃圾分类任务大部分被落实到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些市直单位就片面的认为,垃圾分类工作只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责任,因而有时会出现不配合工作、工作措施难落实等情况。
“就‘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市发改局会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考核,但我们对八个集中办公场所里的市直单位却又没有考核权,所以一开始我们想到的就是跟这些单位签订《承诺书》,让他们认识到这项工作是要我们一起做的。”上述负责人直言,如果某单位对垃圾分类工作不够重视,该局也只能采取发放温馨提示卡、在LED屏上公布“红黑榜”、各大院显眼处张贴通报等柔性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通过与各单位协作,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规范化、长效化方向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
生活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党政机关理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莞各市直机关在带头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摸索修正,以便于向全社会推行好的经验做法。例如,毗邻的广州市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直机关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并占固定分值;外省的南京市也已要求98家市级机关单位都要开展垃圾分类,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的绩效考核当中。 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让生活垃圾分类真正融入到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党政机关做好了生活垃圾分类,才能在推行这项工作时更有说服力和工作效率。以一带十,以点带面,营造出生活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关注|办公室要摆4个垃圾桶?天津标准来了! |
下一篇:光明B面:部分城中村分类桶不全,垃圾多随意丢弃|直击深圳十区垃圾分类AB面⑦ |
|
|||||
|